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1章 油盐不进的代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朱标的旨意到了大同,满以为朱桂会乖乖就范,来南京领罚的。

    但是令朱标十分恼怒的是,朱桂竟然声称自己病了,来不了。

    气得朱标将御案上的毛笔折断了,扔在地上,对朱椿怒道失陷封疆,贻羞朝廷,拒不奉诏,老十三这是要造反吗?

    朱椿从未见老大如此气愤,将两截毛笔拣起来,握在手中,低眉顺眼垂手肃立着。

    朱标见他这样子,气消了一半,问道老十一,你说,这事儿怎么办?

    朱椿义形于色说道老十三也太不像话了,虽是兄弟,但终究越不过君臣大义。依臣弟之见,别跟他气了,派三法司去大同拿人,看他还有什么话说。

    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这是个出了名厚道人,不愿意这样对待自己的弟弟,况且,郭惠妃就住在代王府里,当着她的面把朱桂拿走,面子上也不大好看。

    朱椿轻声说道,“或许十三弟真的病重无法前来。不妨再派太医前去探望,如果属实,也可彰显皇兄的仁爱之心。若是装病......”

    略微停顿,“那便是他咎由自取。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皇兄也不必心慈手软了。”

    朱标听后,觉得言之有理,微微点头道:“也罢,就按你说的办。只是这老十三,唉......希望他不要辜负朕的一片苦心。”

    朱椿道只是老十三属实混账,肯定不搭理太医,须得派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跟着去。

    朱标道那就派徐辉祖去,好好劝谏于他。

    数日后,徐辉祖带领太医抵达大同。

    然而,朱桂却对他们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不满,甚至闭门不见。

    徐辉祖无奈之下,只得亲自前往朱桂府邸,试图说服他接受太医的诊治。

    朱桂满脸斜躺在床上,满脸不耐烦地说道

    孤刚刚喝了一海碗药,还要什么太医诊治?你公务也忙,孤也不留你久住,你跟王妃说会话,就回南京去吧。

    徐辉祖问道王爷喝的什么药,不妨把方子拿出来,好让太医看看对症不对症。

    朱桂怒目圆睁大舅哥,你这是说我装病吗?

    徐辉祖道微臣不敢。陛下也是关心您的身体,特意派臣和太医前来。您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,岂不是让陛下担心?”

    朱桂脸上青“孤不需要什么太医!你们回去吧!”

    徐辉祖暗自叹息,这位王爷的脾气还真是倔强。但他身负皇命,岂能轻易退缩。

    “王爷,不管您是否有病,还是让太医看看吧。这不仅是为了您的身体着想,也是给陛下一个交代。若您真的无恙,自然可以证明您之前所言非虚。”

    朱桂腾地坐了起来,气呼呼说道实话跟你说吧,孤没病,孤好得很,孤就是不想去南京,徐大都督,你手上多的是兵,拿人吧。

    徐辉祖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徐妙琴走了进来,说道王爷这是何苦呢?都是一家人,有话好好说……

    朱桂指着徐妙琴的鼻子喝道出去!

    徐妙琴含着泪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徐辉祖再也坐不住了,拱手道王爷保重,臣告退。

    朱桂冷哼一声,好走不送。

    徐辉祖恼着脸往外走,徐妙琴在廊下站着,拉住徐辉祖袖子,说道王爷就是这个脾气,大哥别往心里去,吃了饭再走。

    徐辉祖不了,公务在身,不敢耽搁。

    徐妙琴眼睁睁看着徐辉祖走了,唯有暗自垂泪而已。

    徐辉祖日夜兼程回到南京,面见朱标。

    代王真的病了吗?

    没病。

    那他为什么不肯来南京。

    这个……臣就不知道了……

    你在大同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从实奏来。

    臣在大同明察暗访,代王风评极差,强夺民田,强占民女,无所顾忌。凡运往大同镇的军盐,代王都要过一道手。

    又役使四千五百军户,营建王府,不仅不管饭不给钱,还肆意责打,几乎每天都要打死人。

    士可忍,孰不可忍?朱标脸黑了下来,问侍立一旁的朱允熥你说,如何处置?

    应该派得力的人去查。

    派谁去好?

    王骥就很合适。

    这倒是个好人选!朱标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王骥典型的燕赵男儿,议论朝政,慷慨激昂,敢为天下先,其人身高八尺,雄壮伟岸,少时喜舞枪弄棒,精骑善射,百步穿杨,箭无虚发。

    更难得的是,王骥文武全才。

    永乐四年,高中三甲二十七名,赐同进士出身,授兵科给事中。

    朱元璋废除中书省,广六部。

    为防止六部坐大,洪武六年,设六科给事中,对六部行使督察权

    上到一品阁老,下到九品芝蔴官,都在弹劾范围内。

    六科给事中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小官,但是权力极大。

    因为除了监察权之外,六科还有

第111章 油盐不进的代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